视频来自哔哩哔哩网站(B站)Up主科学调查局。
非升即走可以帮我们把好这一关,对学生应该是有利的。是那些以博士学位入职,同时想走思想政治教育序列的辅导员。
以赵晶为例,刚刚过去的7月,尚在暑假中的她几乎没有休息,而是带领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暑期社会实践,几天前才刚刚返校。与当时国内几乎所有高校辅导员一样,在经过一轮笔试+面试的考核后,成功突围的他与学校直接签订了工作合同。后来,那名辅导员主动离职了。然而,要解决某些辅导员或行政人员的躺平问题,一定要借助非升即走吗?对此,操太圣直言:如果不解决标准问题,此类非升即走很容易停留在形式上,难以触及辅导员以及行政人员管理的实质。考核不合格人员,学校将与之解除聘用合同。
这样的制度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了。这一现象并不罕见,因为几乎就在高校开始对辅导员考核制度进行调整的同时,各级政府频频发文,要求确保辅导员全部入编。放到哪里看,这都是一个学霸的履历。
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然而只有他本人知道,这篇论文有多么来之不易。我会把自己比作一个很专一的酶 当被问及用什么样的蛋白质比喻自己时,秦为回答道:我会把自己比作一个很专一的酶,就做好自己,专注于一件事情。这是秦为的长期目标。
这是他首次以一作身份在Cell上发论文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在接受《中国科学报》采访时,秦为说:我们搞科研的,就像细胞里专一的酶,每时每刻都在催化自己的研究产物。这篇论文发表于6月28日,通讯作者为Alice Y. Ting,她是美国国家科学院今年的新科院士。清华大学助理教授秦为 绘制细胞社会的大数据地图 如果把细胞看作社会,那么细胞内的蛋白质就像社会上的人。结果快递寄错地方了,我们非常着急,直接买了飞机票去把样品拿回来,又一路护送样品,交到合作者手上。
蛋白质有时从细胞内的一个区域跑到另一个区域,就像一个人从北京到广州。两人在科研上有共同话题,在生活上也是彼此关怀。一个蛋白质的生命轨迹就如同人的一生,从出生(合成)到死亡(降解),它会在不同时间去到不同地方(时空定位),遇到很多的人和事(相互作用),并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(功能执行)。后来他觉得不能这样无所事事,就主动加入了庆宏教授的实验室。
据秦为回忆,当时美国的疫情是阻碍课题推进的最大困难。在北大读博期间,秦为还有一个大收获,那就是遇到了现在的妻子。
在通过夏令营进入北大后,秦为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化学生物学,这与当时的两位导师陈兴教授和王初教授有着直接联系。博士毕业后,他与妻子一同前往美国西海岸,妻子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士后。
这篇论文的课题设计,早在一年前就通过邮件和视频会议进行反复讨论后完成。然而,秦为刚进入实验室半年多,整个实验室就由于疫情被迫停摆了。除了开发这种技术外,这篇文章还举例证明,TransitID技术的应用性很强,可以带来一些史无前例的新发现。每次,秦为他们会将样品寄到4000多公里外的MIT,让Steven A. Carr课题组来做鉴定。作者:王兆昱 来源: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:2023/8/8 20:34:20 选择字号:小 中 大 博后一作发Cell,已加盟清华开展独立研究 2023年春,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了4年博士后的秦为回国了。目前,秦为在清华的实验室已经完成初步搭建,研究团队也在逐步壮大。
对于未来的研究目标,秦为的规划非常清晰:他希望开发一些化学生物学的工具,从宏观的层面,来帮助理解不同的蛋白质。当被问及想对更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说什么时,秦为表示,专注是最大的要义,处于这个阶段,可能有很多事情会影响到你做科研的热情,但你要有足够坚定的信念来完成手上的事。
而有时会从一个细胞跑到另一个细胞,就像一个人跑到了不同的国家。论文成果在6月28日发表于Cell 秦为告诉《中国科学报》,蛋白质和人一样,会出差或出国。
第一作者是博士后秦为和博士研究生Joleen Cheah。我很感谢庆宏老师,他愿意接收当时大一、什么都不会的我。
而秦为到达美国两周后,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这篇论文的相关实验。就这样,从18岁开始,秦为就成为了那个泡在实验室的专一的酶。可秦为对自己的评价是:从小学习成绩不算太好。2019年8月,秦为满怀期待地来到美国西海岸,进入斯坦福大学Alice Ting课题组,以博士后身份开展研究。
这位31岁的年轻博后,刚回国就加入清华大学药学院,开展独立研究。刚上大学时,周围的新生都纷纷加入各种社团,而秦为觉得自己不擅长文娱体育活动,只能在寝室睡觉。
然而,目前的显微镜和传统的质谱技术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。再比如,TransitID技术还能识别在巨噬细胞和癌细胞之间发出细胞间信号的蛋白质,从而可以进一步研究,为什么巨噬细胞会被癌细胞策反,失去原本应该杀死癌细胞的能力。
秦为解释,导师当时在做的研究,相当于标记蛋白质空间定位的打卡桩,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从北京到广州,进出车站时刷身份证的机器。传统质谱技术能够看到细胞内有哪些蛋白质,但不知道它们的动态去向。
秦为称庆宏教授为自己科研训练的启蒙老师。细胞里面的酶就是这样,每时每刻都在做同一件事,其实和我们做科研的人挺像的。Ting实验室近十年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活细胞中的时空蛋白质组学,即使用邻近标记酶APEX2或TurboID在细胞中给邻近蛋白打上标签,使得这些蛋白可以被收集并通过质谱鉴定。高考成绩也不算很好,卡着分数线才上了北理工。
秦为和斯坦福同事合照 秦为的履历十分优秀:201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,2019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院,2019至2023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。其中一名主要合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(MIT)的Steven A. Carr,他是蛋白质组学的著名专家。
即使之后疫情好转,由于实验室管理规定,当时每个人每天在实验室只能待半天,而不能全天待在实验室,这大大拖慢了研究进度。我们的样品非常珍贵,需要大量时间去准备,做一个样品需要一个月。
2022年10月,课题组将文章投至Cell,在根据审稿人意见补充实验之后,文章被顺利接收。整个研究花费3年多的时间,跨越了4000多公里的距离,甚至需要研究人员坐着飞机去护送样品。